2010年夏天,我大学毕业,父亲从车行开回一辆崭新的银色卡罗拉。
钥匙交到我手里时,老爷子只说了一句话:"这车能把你从毛头小子送到当爹。"当时觉得这话说得太满,现在回头看,老爷子到底是过来人。
那会儿刚参加工作,工资只够加满油和交停车费。每天往返六十公里,最怕遇到堵车。有次加班到凌晨,高架桥上就剩我这辆车亮着灯,仪表盘显示油量见底。硬着头皮开到加油站,加油工看着里程表直咂嘴:"新车就敢这么造?"结果这车愣是陪我熬过了最拮据的五年,除了定期保养,连雨刮器都没换过。
2013年那场大雪让很多人记住了这辆车。公司地下车库出来时,前面三辆车都在坡道上打滑,我的卡罗拉挂着二档就上去了。第二天人事部统计,全公司三十多辆车,只有七辆准时到岗,我的车排在第一。维修师傅后来检查时说,底盘螺丝都没松动,这质量在北方确实少见。
结婚时丈母娘看不上这辆"小破车",非要我们换辆新的。结果去试驾时销售说漏了嘴,原来他姐夫那辆卡罗拉开了十八年,去年才报废。婚礼当天,这辆车扎着红花跑了六趟接送亲友,空调愣是没歇过。后来媳妇怀孕孕吐,每次产检都靠它,后排空间放平正好当临时床铺。
二宝出生后,婴儿车、安全座椅塞满后座。有回去郊游,后备箱装着烧烤架、帐篷,车顶绑着儿童自行车,邻居见了直摇头:"你这是把卡罗拉当卡车使?"结果这车翻山越岭一点不含糊,有段碎石路颠得矿泉水瓶乱飞,底盘愣是没异响。
上个月去二手车市场,穿貂皮的老板围着车转了三圈,开价比新车时跌不到一半。我说这都十五万公里了,他摆摆手:"丰田的车,二十万公里才过磨合期。"这话听着像吹牛,但想到这些年省下的维修费,倒也不算夸张。
最近看到厂家搞置换活动,车龄每多一年补贴一千。带着试试看的心态去4S店,评估师拿着手电筒照了半天,最后给的价让我怀疑听错了。销售小张解释,他们新出的锐放系列专门吃老车主,置换补贴加上国家政策,里外里能多赚两万。试驾时发现现在的车确实高级,自动跟车、车道保持这些功能,放在十年前都是百万豪车才有的配置。
最意外的是旧车处理环节。原本以为要自己跑手续,结果店里一条龙服务,连牌照都帮忙保留。签字时看见我的卡罗拉被开进车间,突然想起它陪我去面试、接新娘、送孩子上幼儿园的那些瞬间。销售很识趣地没催我,倒了杯茶说:"很多老客户都这样,开久了有感情。"
新车开回家那天,老爷子围着车转了一圈,说了和十五年前差不多的话:"这车能把你送到当爷爷。"我笑着没接话,心里清楚,汽车终究是工具,但靠谱的工具确实能成为生活的见证者。
有些信任,是十五万公里跑出来的。